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2009年毕业生孙怡君

 

    孙怡君,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2006年8月11日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在美学习平均成绩3.7200,2008年7月3日回到中国。2009年6月23日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六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获得中美大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09年度优秀毕业生奖。并将于2009年7月底赴悉尼大学(世界大学排名37、澳大利亚大学排名第1)商业与职业会计专业攻读研究生

  两年的美国生活对我来讲,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一方面,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够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亲身体验美国校园和生活;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必须独自面临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随之而来的困难。

  彭布罗克是个美国南方小镇,民风淳朴,走在校园里或者人行道上,往来的行人都会伸手向我们这些新鲜的亚洲面孔打招呼。在学校里,教授和同学也很乐意帮助我们,甚至为了照顾我们在语言上的困难而提供额外的辅导。这些友善的举动,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温暖,但这些并不意味着我在美国的生活会一帆风顺。在美国,饮食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学校餐厅每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一开始,我们都觉得正宗的美国南方菜别有一番风味,但没过几天就对那些食物失去了胃口,想念起家乡菜来了。学校为了照顾我们,特意为我们安排了学校旁边的公寓,以便我们自己做饭。可我们毕竟身在美国,超市里并没有多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蔬菜和调料,甚至连炒锅饭勺都不合心意,我们也曾因为缺乏经验而浪费了不少食物,花了很多冤枉钱。但两个月过后,我学会了精打细算,用最合适的价格买最划算的东西;也学会了用有限的材料做自己想吃的菜。

  语言是我需要翻越的另一座大山。由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地处美国南部,这里的人说话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南方口音,虽然我原来的英语水平还不错,但遇到浓重的口音和不同于教科书的口语,还是感到措手不及。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听不懂当地人说的话,也曾遇到过不少大大小小的麻烦,比如上课的时候听不懂,或者点餐的时候不知道某个词组是什么意思。记得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我们所有人便傻傻地坐在那里看着别的国际学生哈哈大笑,最后不得不请别的中国学生为我们重新再讲解一遍。这件事情让我对自己多年来的英语成果感到非常羞愧。我告诫自己,到美国来首要任务就是把英语学好,于是我主动和美国学生以及国际学生聊天,在语言补习课上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听力有了很大进步,发音也越来越好听,对写作和阅读也越来越有信心,并且一次就顺利通过了托福考试;第二个学期起,我正式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并且连续三个学期登上“校长名单”(要求每个学期专业课修满15个学分,且学期平均成绩在3.7以上)。

  周围的人常常问我,美国的大学和国内的大学有什么不同,我想令我感触最深的一点便是“活学活用”。无论学习哪一门课,教授都会要求学生们完成作业、课题、论文等等,并把这些内容作为最终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所以教授们对于实践非常看重,相反地考试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记得在上关系营销学的时候,我的教授在第一堂课上便宣布:“这门课不会有任何考试,你们只要在期末的时候在全班面前发表一篇报告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会轻松容易。每堂课结束,他会要求我们做课后的案例分析,并在第二堂课上点评。因为这位教授本身是一家高尔夫俱乐部的经理,他在上课的时候就经常会跟我们分享他的工作经验,也会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来让我们回答。期末的时候,教授让我们根据所学内容,为一家企业提出关系营销的企划报告,内容包括决策的目标、可行性、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招聘销售人员时需要重点考察的内容。这样一个学期上下来,我对课本上的内容真正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且也对企业的运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对我平时的工作学习也有着很大帮助。在商务沟通课上,教授在上半学期详细讲解了商业写作的各种注意事项,甚至包括怎样制作简明扼要的幻灯片、怎样设计漂亮得体的宣传手册等等,而下半学期他则将重点放在了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上。全班学生每三个人分成一个小组,自己选择一家企业,探讨这家企业是否需要对员工的着装做出规定。而教授则会根据组员的配合、讨论的内容、各项材料的准备为我们打分。期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一份求职信和个人简历,并与他一对一进行了一场模拟面试。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商科课程通常要求学生做小组课题,并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答辩,上了商务沟通这门课之后,我对答辩更有自信,而我做的幻灯片重点突出、简洁易懂,一向得到教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学习的同时,我也在国际办公室打工,设计一些宣传材料或者协调国际学生参加校园活动。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我们并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甚至在文书工作上也可能笨手笨脚,但在工作中我发现,商务沟通课上教授讲过的注意事项让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我的这些实践经验同时又帮助了我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的小班教学非常有名,上同一堂课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25名,这样一来,教授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根据学生们的不同需要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帮助。英文写作课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候,小班制教学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由于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对于有的阅读材料我理解起来很困难,于是教授就会专门给我讲解有关的知识。因为美国学校对资料的引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也有很多问题,可是当我课后拿着这些问题问教授的时候,他不仅详细地解答了我的疑问,还让我在下节课上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也鼓励我平时也要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每完成一篇草稿,教授会跟每个学生约时间一起逐字逐句地修改。在修改我的作文的时候,教授非常细致地纠正了我的语法错误,甚至给我讲解一些词语的各种用法,还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做了认真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授非常注意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虽然写作是我的强项,但一下子要写一篇七八页的文章心里还是不免有些打怵。不过教授却能发现我作文中的闪光点:“这里用亚洲文化做例子视角很新颖”,“你是第一个真正明白这篇作文用意的学生”……有了这些鼓励,我对这堂课越来越有兴趣和信心,文章也越写越顺手,学期结束时,教授专门问我要了其中一篇作文作为范文。

  回顾我的经历,我认为在美国认真学习固然重要,但参加各种活动也同样是开阔眼界的好途径。希望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能够要求将来的学生积极地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甚至包括勤工俭学,并定期向美方大学了解学生们参加活动的情况。具体来讲,可以要求学生们轮流写短文并配上照片介绍活动情况。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们在美国的动态,还可以丰富材料,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中国学生在美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最后,祝1+2+1项目越办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方式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与国际市场营销及营销策略的教授合影
 

在学校第三届亚洲节上与学校老师和同学合影

hspace=0

在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演讲上留影

hspace=0

与国际市场营销课的搭档在期末报告前合影

在生命接力活动中教当地学生中国书法,为癌症患者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