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梅森大学2012年毕业生方培训

方培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贸易学生,2009年8月16日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在美学习成绩优异,2011年8月10日回国。2012年6月20日在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九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获得中美大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度优秀毕业生奖。2012秋季赴美国常青藤盟校-康奈尔大学攻读应用经济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对于在美国两年的学习,我真的是感受颇深。

    接受了中国教育13年的我,已经习惯了中国的教育,在我去美国之前,我非常担心我无法适应美国的教育。但是,我深信,只要有一颗好学之心,一个勤奋的态度,勤于好问,我一定可以适应美国的学习。

    美国的学习从ELI开始。由于托福没有考到88,所以必须上梅森的ELI。这里我想说的是,非常建议以后的学生在去美国之前,努力一把,把托福给过了,这样可以为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带来更宽裕的时间。在考placement分班考试之前,我们大约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正好这几天是我调时差的时间,半夜两点醒来的我正好就拿出电脑里的单词本看了起来,这几次的复习正好为在placement分班考试的时候有不错的帮助。我placement幸运的考到了transition+。这是比较适合我的情况,在上一部分ELI的情况下,同时有7学分的专业课。这样有利于我逐渐适应美国的学习。

    我每个学期的选课都是“劳逸结合”, 我一般会选择2-3门专业课加上现代舞,公共演讲这样的课。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在那几门专业课上,过的会比较轻松。对于选课,我的态度是不要总是去选那些容易拿A的学科,往往这些学科对自己的帮助不大。还有就是选课适当避免中国人扎堆,不是说我们不团结,而是大家在一个课堂里,你的进步会相对比较慢。在选课的适合,选那些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对自己是非常有益的。就我自己来说,我现在的脑子里,学到东西最多的,不是那些拿高分的课,而是那些我最感兴趣的课。如果感兴趣,我就会去多想,就会跟多的去查资料,就会更多的与老师有交流。

    对于在美国的交友,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在美国,很容易产生扎堆的情况,性格相投的人就会聚在一起,然后出现各种小集体。这种情况可好可坏。如果一群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那就自然是好了。我很感激我在美国结交的朋友们,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跟他们在一起真的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游玩,一起学习。这两年的记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也不会是那几千张照片就能代替的。

    以上是和来自中国的朋友的交际,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比较有趣的方面就是和国际友人的交际了。在我去美国之前,我心里的想法是我一定会交很多外国朋友,跟他们无话不说,跟他们学习很多东西。然而事与愿违。作为一个中国人,想在美国交到很多美国知心朋友其实是挺困难的。这首先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实在不多。其实语言到不是最大的障碍,因为我渐渐的在基本交流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往往遇到的问题是,说着说着就没有话可说了。比如我跟我舍友都很喜欢NBA,我们经常谈篮球方面的话题,但是总讲这个也就没意思了。他们一群美国人在一起本来就有他们都喜欢的东西,你加进去之后,如果对他们聊的东西都了解的比较少,时间长了确实有些尴尬。所以我的想法是:厚着脸皮多找 美国朋友聊聊,了解一下他们的各种东西,就像“爱情公寓”里的关谷神奇一样,你要努力进入他们的生活,这不是说和跟屁虫一样,而是,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找他们,他们有啥理由来主动找你呢。我们是作为学习者的姿态,就需要主动一些。如果进入那些美国人圈子比较难,我觉得可以多交一些其他国家地区的国际友人,比如韩国的,中东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毕竟离我们近的这些国家地区的人和我们会有一些共同点,这样可以有话可谈。对于交友中,我非常反感的一种情况是:一些人为了交友过分的迎合一些国际友人,我觉得大家都一样,在交友上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姿态,张弛有度。

    关于在美国的上课问题,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人所关注的话题了。我真的很喜欢美国的课堂,这绝对不是我“崇洋媚外”,说美国的课堂好,这是一句公道话。这也是我们中国大学非常应该向美国大学学习的地方。美国的大部分课堂气氛很活跃,大部分课的人数不多,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我觉得在课堂上要“皮厚。”有些话也许讲出来是错的,但是要敢于讲出来,没有人会笑你。我很后悔我的皮还不够厚,我好几次总是把一些不错的想法压在心底,结果教授都进入下一个话题了,导致我失去了表达我想法的机会,这种情况在很多中国学生中都有出现。大多数中国学生希望的效果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是其实这种想法不利于我们的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中国学生担心自己的英文不够好,但是,谁会笑话一个外国人讲他的第二语言不够好呢。上课多思考,多发言,能让我对上课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现在想来,我脑子里记住东西最多的,不是那些我通读全书的课,反而是那些我上课多次发言的课。

    这里又引出另一个话题,就是选课选教授,选择教授就是选择你上课的方式。我上过各种的教学方式,现在想来,心底最接受最喜欢的是一个研究生的课。她的课给学生很长时间的思考,对于一个问题,让学生尽量给出不同方面的答案。我跟一个本地学生聊过,他说他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因为节奏太慢了。然而对于我这个英语不够好的学生来说,节奏慢的课反而给了我更多的消化时间。有些十分无趣但是easy A的课,我真的不推荐。我上过那样的课,收获甚微。

    接下来讲讲轻松的事情吧:旅游。在美国这两年,真的是玩爽了。当然在玩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去哪里,如果有朋友一起,那就会更加有趣。这时的游玩不像在国内,在美国很多东西都需要提前很多时间计划好。订便宜机票,好宾馆,选择好玩的路线,买景点门票。。。这些事情我都需要提前完成,一群朋友坐在一起商讨计划,像做一个工程一般,整个过程中,自然也锻炼了能力。我们的每次出行朋友都有5到7个,所以每次都玩的十分尽兴,大家都比较为他人着想,避免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我们因为资金有限,先把东部玩遍。纽约,新泽西,巴尔帝摩,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海滩,威廉斯堡,迈阿密,奥兰多。。。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我们快乐的回忆。

    回到了中国,现在开始忙申请的事情,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已经在美国研究生院的课堂里和同学教授们激烈的讨论着。祝我好运吧。

看完比赛后在有特色的华盛顿球馆外

在迪斯尼的“断头台”

第一次到华尔街

我们的第一顿圣诞大餐,苦不苦

在梅森看CAA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