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鲍尔州立大学2013年毕业生鲜宇琦

    归国已近一个月,本以为是清闲自在的回国日子,却比在美国还忙碌。各种手续要办理,各种实习要争取,还有很多朋友要相聚。不过当我结束白天的活动,晚上回到家里才突然发现,怎么只有我一个人?然后意识到,我的大学生活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我已经离开了Ball State,那个充满朋友和活力的校园;那个可以结伴去图书馆或者一起去聚餐的圈子。虽然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已经开始想念在Ball State 的日子。
    美国的夜晚其实是较寂寞的,不似国内城市夜晚的灯红酒绿,大多数商店晚上八点便关门谢客。特别是如Ball State 所在的小城镇地区,一到晚上,出了校园,便很难再在街上觅到人气。偶尔听到喧哗声隐约传来,循声而去,那是某家学生在自家屋里搞派对。美国大学的party文化绝对是大学里的主流文化之一。即使周中各人都常忙于学业,也免不了有按耐不住过剩精力的人胡乱找个理由来组织一场释怀。我也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派对。不过于我,它们还是过于奔放和嘈杂,除开饮酒就是跳舞,两样于我都不太在行,后来也不多去了。
    夜晚颇冷清,没人找你出去吃夜烧烤,更没人邀你出去唱歌、吃火锅,大家一到晚上都各自归家。那你就得自己找些事情来做。在学校里,图书馆自然是一好去处。
    要在图书馆里看书或者讨论,最佳办法是预定一间自习室。自习室是隔音的,把门关上就似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一切与你无关,安心学习便是。要是遇到小组讨论,自习室里有黑板、显示屏供展示交流之用。有些爱看体育直播的同学往往在学习的时候也把电视机打开,看书也不错过任何精彩镜头。更有甚者,占用自习室就是为了看橄榄球比赛,常常招致路过的同学一阵咒骂。除此之外,要是你有paper 学要打印,也可至一楼打印机处打印。每天免费限额三十张,每学期五百张,方便之极。
    Braken Library的藏书不知算不算丰富,也许和同在印州的大学如IU、Purdue相比有差距,不过如果你查询的图书或者文献馆内没有,可通过Interlibrary loan 索取。学校图书馆会向其他图书馆借阅,往往一周内可寄达,基本上是免费。当然,某次我偶然在馆内发现了一九三六年版林语堂所著《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颇为惊喜,未曾想在异国他乡还能邂逅民国文人真作。由此观之,Braken Library里面的宝贝真不少啊!
    也不是随时随地都泡图书馆,宿舍里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谈天说地也是夜生活的一部分。
    还在宿舍里住的时候,室友是一日本人,永吉伸己。因为历史原因,日本与中国是一个感情比较复杂的国家。去美国前,我也未曾和日本人有过交往,因而和永吉做室友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经历。我们时常在屋内聊天,聊一些关于各自国家有趣的话题,有时也聊一些严肃的问题。最让人开心的是如果我们的英语交流发生了障碍,我们即会拿出笔在纸上写下中文,对方一看往往就会瞬间明白。即使永吉写下日式表达的中文,我也能猜出大意。不禁让人你感叹中日两国文化的交融是何等紧密。后来我们更是早上起床用日语问早安,晚上睡觉前用中文问“晚安”。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不亦乐乎!
    宿舍是个睡觉、聊天的好地方,不过大学里,休息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上课才是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课堂人数较少,在BSU,多在二十人左右。老师授课的风格迥异,不似国内老师常站于讲台,念讲义、写板书,而台下学生则埋头苦抄笔记。在BSU,二十人的教室都是没有讲台的,老师与学生平等;室内大多有三面黑板,分挂在三面墙上。有些教授讲课爱四处走动,因而侧面挂上黑板方便教授随时写下自己的思考。不过计算机系的老师较古板,多在讲桌周围活动。如上其他互动性更强的课程,老师通常会在三个黑板上都写下他/她的或问题或讲解,而学生则跟着他/她的走位和板书不断进行思考。
    刚开始上课,觉得上课的内容好少,特别是计算机教授如Buis之流,除讲课外,颇爱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涯,或是吹嘘自家的电子产品有多高端。他家能编程的电子闹钟的段子我在他不同课上听了不下三遍。不过,上课有意思不代表下课还那么有意思。老师布置起作业来可毫不含糊。记得第一学期有一次晚上读了一百多页的教材,来完成Reading assignment。另有一次编汇编,编到凌晨四点,抬头一看,外面的天亮了,可是题目还没亮,只有埋头继续编下去。
    现在离开了BSU,又时常想起Dr.Buis、Mrs.Zage、Mr.Cole这些老师上课时的情形。轻松、自在、不压抑,就像朋友间的谈话,学到了东西又了解了老师自己的种种经历,常发人思考又常引人会心一笑。
    这两年是我目前为止经历最丰富的两年。想当初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如今可能早已被湮没在浩浩人烟之中。现在当我再次回到我的国家,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虽然还是人海中渺小的一员,心里却更有勇气去追逐自己的想要。感谢美国,带动了我的成长。

在哈佛商学院

林书豪比赛现场

和印度朋友同时也是工作同事